我要怎麼出一本屬於自己的書?5大關鍵必備出書動作告訴你!
- 謙定 方
- 2021年10月19日
- 讀畢需時 9 分鐘
已更新:2月23日
在內容為王的時代,品牌如何脫穎而出?
要為自己創造影響力,單只不停地發布內容是不夠的,你必須透過一些行動來為自己的內容創造權威感,就例如...為自己出一本書。
出書,是一個放大品牌影響力的必備過程,不僅能將知識、專業與理念傳達至更廣泛的受眾,更能有效塑造權威形象,贏得市場信任。
然而!萬事起頭難,在尚未了解一件事的具體做法前,我們必須先知道做這件事的具體步驟跟注意事項。
我該怎麼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出書?該寫哪些內容?該花多少錢?該找哪些資源?我該怎麼使用自己的書?
以上所有問題,我會將會把多年的出版執行經驗,濃縮成五大步驟,一一為你進行詳解!

然而!萬事起頭難,在尚未了解一件事的具體做法前,我們必須先知道做這件事的具體步驟跟注意事項。
我該怎麼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出書?該寫哪些內容?該花多少錢?該找哪些資源?我該怎麼使用自己的書?
以上所有問題,我會將會把多年的出版執行經驗,濃縮成五大步驟,一一為你進行詳解!
一、定義內容主題:為你的品牌鋪路
在開始出書之前,你要先確定書本的題目,簡單來說就是先確認自己要出什麼書,就是明確書籍的核心主題。這不僅是整本書的靈魂,也是品牌價值的延伸與表現。
這件事在籌備出書的步驟中,是最簡單、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事情,但如果你確定好了要出什麼書之後,後續的所有步驟將會更容易達成。
那什麼是一個好的出書主題呢?你可以從以下幾個元素去做發想:

那什麼是一個好的出書主題呢?你可以從以下幾個元素去做發想:
你的興趣嗜好或理念
從興趣中去找尋答案一項是最快的方法,挑選一個你具體想要「傳達」的興趣,你可以以教學的角度去闡述這個主題,也可以從觀點去分析興趣的因果,同時不忘多搜集一些資料,這個動作會讓你的內容更可信。如果你想透過書籍傳遞某種生活態度或價值觀,不妨以你的興趣或理念為主題。例如:《氣質商道》這本書即是製香產業透過文化厚度推展品香嗜好,成功吸引高端客戶。
你的本業/副業專業與產業經驗
如果你正好想要推廣某個你正在發展的事業,那麼為你的事業出書將會是個非常好的決策!挑選你的專業中鮮少人知,又或者是需要大量說明的項目,並透過你的「知識」與「見解」進行撰寫,將自身的專業經驗融入書本內容中,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品牌形象及專業權威。例如:《理賠誰賠你?別怕我陪你!》則是關注於社會保險範疇,與商業保險市場競爭區隔,並以實際經驗的案例故事,翻轉產業形象,爭取社會大眾更多的信任。
市場需求與未解問題
若你的主題能解決市場痛點,則更容易贏得關注。例如,針對未解決的議題,提出創新解法,吸引高度需求的目標受眾。但我並不太建議朝這個方向,除非它剛好也吻合你的興趣或事業。畢竟隨波逐流不見得是件好事。除非!你發現到有某個問題是很多人想知道,但幾乎沒有人能給予解答。但我建議!如果你要朝這個方向,還是多多調研一下市場具體的需求。
在你確認好你要出什麼主題的書之後,接下來就是要規劃書裡面的內容。
如果你對內容沒有個譜,你可以繼續往下看,又或者是點以下文章連結,我將會為你深度詳解。
在你確認好你要出什麼主題的書之後,接下來就是要規劃書裡面的內容。
二、規劃大方向內容

在你有了個出書的大方向之後,我建議你在撰寫內容之前,先做「書本大綱」。
寫書並非是一蹴可幾!
在正常情況下,一本書大略的內容至少要寫到近4、5萬字。大綱的產生,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率地產出如此大量的內容,同時也可以幫助你在撰寫時不會迷失方向,或失去寫作靈感,無法繼續寫作。
擬定大綱的具體方法有幾個,你可以先將所有你對這本書的構想先寫下來,最後再做歸納整理;你也可以用將你的主體細分為起、承、轉、合四個步驟;或者是你可以用所謂的WHO、HOW、WHAT的邏輯去進行構思。
一本書的好壞,往往取決於內容的結構是否清晰。因此,撰寫內容前,務必擬定完整的大綱,以確保內容邏輯清晰、易於讀者理解。
從「骨架」到「血肉」
擬定大綱後,試著以讀者視角朗讀,確認邏輯是否通順,章節間是否自然銜接。
無論你是採用上述的何種做法,又或者是用別套方法。在你擬定好大綱之後,還需記得要驗證一下大綱內容的流暢度。檢視內容流暢度
擬定大綱後,試著以讀者視角朗讀,確認邏輯是否通順,章節間是否自然銜接。
無論你是採用上述的何種做法,又或者是用別套方法。在你擬定好大綱之後,還需記得要驗證一下大綱內容的流暢度。
驗證方法也很簡單,把大綱從頭到為唸一遍就行。如果順了,就可以進行內容的撰寫。
三、撰寫具體內容
就像前提所述,寫書並非是一蹴可幾。
我並不認為這個是個適合煩惱出版跟宣傳的階段,產出內容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,靈感這件事是非常飄忽不定的!在有靈感的時候產出無限,在沒靈感的時候一個字都寫不出來。
先分享說明一般出版社在計劃發行一本書之前,多半會先行確認它的市場性,與旗下作者研討策略:
出版商業計畫書
在動筆前先進行市場分析與定位規劃,確保書籍的價值與市場匹配。
進行市場測試
透過市場相關書籍銷量調查或社群問卷測試讀者反應,調整內容方向。
炒熱風向議題
在出版前於社群媒體或專業論壇分享相關內容,吸引潛在讀者的關注。

但就一般創作者來說,我並不認為這個是個適合煩惱出版跟宣傳的階段,產出內容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,靈感這件事是非常飄忽不定的!在有靈感的時候產出無限,在沒靈感的時候一個字都寫不出來。
所以說…出版跟宣傳這件事,還是等內容寫完之後再來煩惱會比較實際。
在撰寫這個階段,最容易產出內容的方式就是將大綱的條例進行「解構」。
什麼是解構?簡單來說就是將自己的大綱條例中,分成更細的大綱。
舉例來說,假如你的書裡有一個大綱是在闡述自己是誰,那就可以細分成現在的我、過去的我、未來的我;又或者是我的理念、我的優點、我的專業…等等。

在你將各個大綱中都塞好細項後,你就可以正式開始下筆寫作了。
這個時候!我會建議你根據每個大綱,細項擬一個完成日期和階段性目標達成的時間表。
寫作的訣竅是持之以恆。
寫作的訣竅是持之以恆。
每個星期都固定撥出一個時段來進行寫作,並養成這個習慣。它將會幫助你更容易完成書本寫作的目標。書籍不僅是內容產品,更是一個「商業模式」的具體展現。在撰寫書籍前,確認其商業模式將為你提供清晰的市場定位,並為書籍的市場效益鋪路。
這個時候!我會建議你根據每個大綱,細項擬一
個完成日期和階段性目標達成的時間表。
如果你對書中內容的撰寫概念有所疑問,你可以看以下這篇文章,或許可以讓你獲得更多靈感。
四、選擇出版方式:傳統、自費或委託出版?

在書本完成之後,關鍵的地方就是找出版社了。
在書本完成之後,關鍵的地方就是找出版社了。出版方式的選擇,將直接影響書籍的製作與行銷策略。
傳統出版:高門檻、低收益
傳統出版就是一般的出版方式,就是出版社徵稿投資你的作品,必須符合出版社的要求與限制,包含內容題材及字數、交稿時間。優點是出版社負責所有排版、封面設計、後續行銷通路等等,你只要負責專心寫作即可;缺點則是創作性受限不自由,審稿主觀且嚴苛,除非你極具知名度,否則容易石沉大海。且版稅比例較低,收益有限。
自費出版:掌控權高但上架不易
自費出版的自由創作性高,出版的方向與細節自己決定,簡單來說就是出版社只負責印刷。優點是可以完全掌控內容與風格,自由決定書本紙張材質、規格、內容、設計及定價,且自己擁有版權,可以自行販售;缺點則是成本較高,需自行支付出書的一切費用,通路上架門檻高,銷售風險自行負責。
委託出版:專業確保+上架保證
這是一種類似經紀代理發行的模式,通常會有所謂的「責任編輯」為作者從出版計畫一開始的定義主題、規劃大綱,到行銷商業模式進行全程協助,書稿可以自己撰寫,也能全部或一部分交付代筆,在內容、書名、封面整體的包裝,不論作者自述或經由代筆書稿,都能配合滿足通路選書的符合條件。雖然仍屬自費出版的形式,但由專業顧問背書,可確保百分之百上架,提高市場成功率,同時擁有版權內容利用的權利。
選出版社的時候,務必要思考清楚自己出書的「目的」,如果你出的內容跟時事、議題,又或者是特殊的Knowhow有關,或許可以投稿挑戰看看傳統出版;如果你是想出一本「完全」屬於自己的內容,那麼自費出版會是你圓夢的途徑;但如果是希望快速的推廣你的專業、服務、品牌創建,選擇委託出版較能夠成功達成你的出版目的,獲得品牌價值的商機。
五、執行推廣與上架:讓書籍成為品牌代言人
傳統出版上架沒問題,但審稿主觀且嚴苛,若非極具知名人氣,否則就是接受退稿甚至等無回應的命運;自費出版經常會是投稿無門的選擇,因此通路對於自費出版上架的門檻條件理所當然也並不友善,許多只是塗得作者美名,若書籍銷售無門也只能把書堆回家裡;委託出版雖然也是自費形式,卻擁有出版專家顧問的確保,為你的出版商業計畫背書,獲得通路門市上架通關的保證,同時讓你的著作內容真正能夠傳播並且延伸出擴大的商機。

如果用自費出版的渠道進行出書的話,很有可能你委託的自費出版機構是沒有通路上架的能力的!
當書籍正式上架之後,你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將書籍曝光的效益最大化,而不是賣幾本書賺多少錢的問題。因為你只要估算一下一本書的總銷市值(例如:單本300元,銷售1000本,總市值30萬。若:版稅10%,僅3萬元),因此不論傳統、自費或委託出版,都不要對版稅收益回饋有太大的期待。。
一本書的價值,不單單取決於內容,還取決於如何推廣與運用。當書籍進入各大書店、網路書店及電商平台,你的價值思考的應該是你最大化曝光的機會。
在這個年代,要讓出書效益最大化的方法有幾種,一種是透過自架網站經營長期的內容;一種是透過新聞稿、論壇的曝光慢慢累積知名度;最後一種則是定期舉辦實體活動(如課程、講座)來推廣自己的「內容」。
但無論如何,都不要忘記出書的本質是為了要創造自己品牌的「影響力」及「權威感」,切莫過於追求「趨勢」而迷失自己的品牌定位。
但無論如何,都不要忘記出書的本質是為了要創造自己品牌的「影響力」及「權威感」,切莫過於追求「趨勢」而迷失自己的品牌定位。
出書真正創造出你的品牌經營價值:
內容行銷
社群媒體經營:透過定期分享書中精選內容,吸引更多讀者關注。
媒體曝光:利用新聞稿、訪談或專欄,藉由書籍提升你的知名度與權威感。
實體活動:舉辦講座或工作坊,讓書籍成為吸引目標客戶的利器。
長期價值延伸
出書的另一大優勢是「內容資產再生」,自費與委託出版擁有內容版權,可透過書籍內容進行二創,例如:
短影音與文章轉化:書中精華可延伸為自媒體素材,如影片、部落格文章。
線上課程:將書籍內容發展為系統化的課程,吸引更多學員。
品牌聯名與顧問服務:書籍可成為合作談判的加分工具,拓展更多商業機會。
六、結論

出版,不僅是一場創作的旅程,更是一個塑造品牌影響力的過程。無論你是想建立專業形象、吸引目標客戶,還是拓展市場版圖,出書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策略。
如果你對出書嚮往已久,或者是正處於品牌需要爆發性成長的時間,那麼或許是時候該跨出你的第一步,將你的知識、故事及經驗分享給別人,為你的品牌創造更進一步的影響力。
如果你對出版有更多疑問,或希望進一步了解「委託出版」如何協助你的品牌戰略,歡迎聯繫我們的出版團隊。我們將用專業與經驗,告訴你更多「透過出版專業,強化品牌發揚光大」的方法,助你打造更具價值的品牌未來!
Comments